

汉字是语文的深层根系,是语文的半径,是语文的第一坐标轴。一个人的汉字能力从根本上决定了他的阅读能力、写作能力和整个语文能达到的高度。
优秀的汉字能力必须精通6000汉字。今天的中小学生仅要求掌握3500字,多数人一生掌握的汉字量也不会超过4000。即使这4000汉字,也掌握得马马虎虎,据统计,80%以上的成年人经常写错别字,提笔忘字更是家常便饭。用薄弱的汉字能力想求得语文的优秀,无异于建筑空中楼阁!
文言文是中国语文的精华,是语文最丰富的养分。一个人古诗文的修养标志着他的文化底蕴和语文的深度、广度。
优秀的文言文功底必须学透100篇文言名篇,一般人认真学过的文言文只有二、三十篇,对字词的意义更是一知半解。高考古诗文的得分率,仅有40%!丧失了文言文能力,就无法从中国最优秀的文学经典、文化元典中汲取营养,结果是人的精神底蕴、语文修养的浅薄!
语文基本能力的低下,源于语文学习的“少、慢、差、费”(收获少、学得慢、效果差、费时费力)。早在30多年前,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就指出:“十年的时间,2700多课时,用来学本国语文,却是大多数不过关,岂非咄咄怪事!”这种情形在今天不仅没有丝毫改善,反而有变本加厉的趋势。
“语文专家学习课题组”在系统总结中国语文独特规律的基础上,提出语文必须采用专家式的学习方法。“用字源突破汉字,以本义理解文言文”,通过最高效的学习理念在两年时间里轻松突破6000汉字,学通100篇文言文,并在坚实的语文根基之上,进一步读通四大古典名著,理解中国思想元典,全面了解历史文化背景。从根突破,语文的境界必将无限拓展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