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汉字最初起源于象形,每一个汉字最初都是一个生动的故事、一首动听的诗、一幅美丽的画。中国的文字,绝对不只是一种抽象的符号,它包含了中国文化、中国思想的精魂,蕴藏着五千年代代传承的民族基因。
在古代文字里,日字是一轮圆圆的红日,月字是一钩弯弯的月牙,山是一座耸立的高峰,水是一条曲折的江流;观虎字,似乎见到了一只凶猛的老虎巨口利齿、腰身强健、爪尾有力;看马字,又似乎见到了一匹高大的骏马当风而立、长鬃飘舞……这些最初的字形,直接向我们展示着一幅幅生动的生活图景。
即使是文字复杂化之后,汉字多成了会意字和形声字,汉字的表意功能仍然强烈地存在着。

孝敬的孝字,上边一部分是老字头,画了一个头发很长的老人的样子,下面像一个孩子的形象。整个字形表示小孩在扶着老人走路。中国是一个讲究孝道的国家,所谓孝,就是在老人年老的时候,年轻人要帮助、赡养老年人。

盗贼的盗,最初写作盜,上面是一个在张着嘴,旁边是从他嘴上流下的口水,下面是一个盘子,代表珍贵的器皿,整个字形合起来,表示看到别人家的东西好就流下口水,想据为己有,盗就是小偷、盗贼的意思。
再如匍匐(púfú),里面的甫和畐都表示声音,外面的勹,最初的字形像一个人趴伏在地上,所以匍匐表示爬行,趴在地上手足并行前进。

既然的既,左边像一碗香喷喷的白米饭,右边像一个跪坐的人,但是这个人张着嘴巴把头扭到了后边,这个字形用人已经吃饱了饭的形象,表示结束、完尽的意思。
即使的即,左边仍然是一碗饭,右边的人面向着饭,表示正在就食吃饭,引申为走近、接触。所以“既然”是已经完成了事情,“即使”是假设,还没有完成的事。
……
只有找到了汉字造字的源头,通过字源学汉字,汉字神奇的文化力量才能真正释放,对中国文学、中国文化的理解才能真正透彻。